•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别再把抗微生物药物叫成消炎药

2020-11-20 13:38 来源:南方网

  打开自家的小药箱,是不是放着几盒阿莫西林?

  感冒发烧嗓子痛了,是不是随手来几粒?

  日常生活中磕碰到,有了小伤口也要来几粒杀杀菌?

  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你是不是有以上这些行为?

  大多数人一直把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等抗微生物药物当成了包治百病的消炎药,导致抗微生物药的滥用,更是加速“超级细菌”的产生!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的统称。简单来说,就是一类用来对付外来病原体,将Ta杀灭驱逐出体外的药物,其中听得较多的就是抗生素,比如头孢、青霉素等,它们是歼灭外来入侵者的佼佼者。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是对抗感染,而不是单纯消除炎症,不能作为消炎药使用。另外,抗微生物药物只对由细菌、支原体、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有效。针对不同种类的病原菌,我们有不同种类的特效药,毕竟术业有专攻。

  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把病原微生物震慑住后,连带着由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的炎症(简单概括就是“红肿热痛”)也就消失了。

  那么炎症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热、痛呢?那是因为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组织血流量加大导致皮肤发红发热,同时局部组织细胞发生充血肿胀,肿胀的组织压迫末梢神经,从而出现肿痛的感觉。

  炎症的消除则是抗微生物药物与病原微生物战斗胜利的结果。但是,抗微生物药物对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没有消炎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身体的炎症不是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吃再多的抗微生物药物也是白搭。同样的,如果身体的炎症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吃再多的抗细菌药物也起不了效果。

  炎症是什么?哪些才是消炎药?

  关于炎症的描述,患者基本上的直观感受就是红、肿、热、痛,其实Ta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引起,也可能不是。

  如果炎症不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那么就不能找抗微生物药物来帮忙,这时候消炎药就闪亮登场了。

  那消炎药又是什么?我们平时说的消炎药又有哪些呢?消炎药是对一大类具有降低炎症反应能力的药物的俗称,比如跌打损伤、关节炎、痛风发作走不得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消炎药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另一类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谈起激素,很多人都会谈激素色变。其实它是天使也是魔鬼。我们人体每天都会分泌少量的激素。对于平时身体倍棒的人而言,感冒等引起的嗓子发炎是不需要额外吃消炎药的,多喝水多休息,靠自身抵抗力也能痊愈,吃不吃药病程都是一样的。

  如果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差,炎症影响正常生活了,可以选用消炎药。比如关节炎,常选用解热镇痛消炎药控制症状,而支气管哮喘,则会选择吸入性激素类。

  向无端使用抗微生物药say NO

  医生问诊后一句“发炎了”不是对疾病的诊断,而只是描述了一个症状,跟患者讲明具体病因及受损部位才是关键。抗微生物药物作为处方药,绝大多数是医院开出来的,医生作为处方开具者,有责任和义务做到不需要开抗微生物药时不开,必须开时向病人解释清楚抗微生物药的治病机理,不要用“消炎药”来敷衍误导老百姓,从源头上纠正滥用抗微生物药的现象。同时我们在看病过程中,多问一个为什么,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为什么抗微生物药物不能乱吃

  我们时刻生活在一个包含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环境中,正常情况下肠道中含有细菌等有益菌,帮助消化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平时喝的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就是补充肠道益生菌的。但是抗微生物药可以杀灭细菌,而且是广泛撒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导致“无辜”的益生菌也被杀死了。长期使用的话势必会破坏正常细菌的平衡状态,助长“杀不死”的细菌势力,导致再次出现感染,甚至产生“超级细菌”。到时将面临无药可用,只能眼睁睁看着病原微生物将人体击垮。

  安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小知识

  1.家长切不可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微生物药

  2.问清楚医生为啥开抗微生物药,根据什么来判断

  3.遵医嘱服药,每天吃几次,每次吃多少,需要吃多久,严格按时按量按疗程服用

  4.抗微生物药物用对了是宝,无需盲目拒绝使用

  5.头孢配酒,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做到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讲了这么多,是时候划重点啦!对于该不该吃抗微生物药,是医生根据具体诊断开具的,切不可乱吃!

  指导医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主任王穗琼、药师林瑞娟、杜敏群

  通讯员:林华照

编辑:罗予岐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