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溺水事件高发时段,此前,我们通过新闻报道可见,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夏季溺水之事并不鲜见。今天,我们请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罗国标为大家讲讲如何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吧!
预防溺水谨记四方面
据罗国标介绍,对于溺水而言,预防胜于应急。游泳时,应前往正规游泳池,而非江河湖泊等“野泳池”,因此类场所一旦出现问题,专业救生员难以第一时间抵达救援。其次,小朋友游泳时,做好适当保护措施,如佩戴泳圈等,无论浅水还是深水区,大人一定都要看管好,不能离开视线,切忌疏忽大意。第三,下水前应注意做适当热身运动,以免受伤。另外,在游艇、小船等水上交通工具上,应注意穿上救生衣,罗国标指出,他曾接诊过一位中年男子就是在游艇上捞鱼时,跌入水中,送来医院时已溺亡。
哪些人不适合游泳?
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中耳炎;癫痫;其他如红眼病、体癣、性病等传染病的人不建议游泳。
如何施救?
救援者应该具备专业的游泳救援技能方可下水,不可贸然下水,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可在岸边通过伸竹竿、树枝或抛掷泡沫板、救生圈等物体去救援,同时也可喊叫周围的人帮忙,并拨打110和120,等待专业人员到来。
救援上岸后,在落水者有意识、有呼吸、有脉搏的情况下,只需要将溺水者侧卧位,做好保暖,等待救援。
当落水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时可采取心肺复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与胸外按)方式救助患者,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同时不应采取“控水”而延误抢救时间。
在落水者清醒过来后,均应前往医院作进一步检查,避免有些看似救过来其实还存在一些并发症的情况。
生命只有一次,希望大家都能珍爱生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通讯员: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