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张俊伟 通讯员/龙欣欣)9月开学季即将来临,随着学校军训、班主任动员等等工作开展,学生们都陆续进入“备战”状态。为给广大学生在开学季建立良好的视力保护意识,向中小学生及家庭普及视力保健、近视疾病等眼健康知识,由广东省眼健康协会联合广州图书馆主办,广州视利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广东省眼健康协会(托费斯)科技服务站承办,在广州图书馆举行了一场“一眼一世界”爱眼护眼知识公益讲座,同时还开展了视力检验、眼科咨询、视力功能体验等活动,受到现场家长及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新学季适应新环境,创造良好用眼环境
据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0%。在开学季学生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视力呢?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肖剑晖介绍,儿童近视是由用眼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不可控,学生家庭更应该注意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每升高一个年级,学生学习任务相对繁重时也增加了学习压力。因此建议学生们换了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要适时的调整自己,充分利用周末或者是课间的时候分散学习压力,另外就是做完功课以后多点户外的活动。”肖医生表示,良好的用眼环境包括多接触大自然、多看远方绿色景物;阅读时灯光宜从左上方照射且光线要充足;不看字体太细小或模糊的印刷品;不要在晃动的车厢内阅读等。
善用眼保健方式,辨析使用眼保健产品
据悉,人体接收外界信息,有90%是通过眼睛获得,而且记忆的一半来源于眼睛。数据显示,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如以在这个年龄段课外阅读时间要小于2小时,近视患者数作基准的话,课外阅读时间3小时的近视患者数则是其的2.1倍,4~5小时则为其的3.2倍,可见用眼过度是形成近视眼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眼保健基础首先是降低用眼强度,注意劳逸结合,加强眼睛营养。肖医生就介绍了几招保健给学生们:“首先是多主动眨眼。在空调环境、高温、多粉尘环境中,比如在课室时,就应多主动眨眼。第二个是使用电脑时,电脑显示屏放置的高度在双眼水平以下,缩小眼睑的开放,减少眼泪蒸发。第三是当眼睛干涩不适时,可以点人工泪液进行舒缓。第四是可以通过热敷眼睛15~20分钟,再顺着眼皮的走行按摩的方式,缓解眼疲劳。第五是少看强光。在阳光强烈的时间段外出,一定要带防护工具,戴遮阳帽、遮阳镜等,而且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第六是坚持做眼保健操。第七是多做户外体育活动。对于目前市面林林总总的保健眼罩眼膜等,肖医生建议,目前这类产品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热效应,达到热敷的效果,因此有需要的消费者,最好还是选择购买正规注册医疗器械,有“械”字号的产品来使用。
特殊专业考生视力要求严格,谨慎选择视力治疗手段
不少学生对国防专业心向往之,希望能到设置有国防类专业的大学院校就读。有近视的学生为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视力的相关要求,往往通过视力矫正的方式,以达到符合招生条件的目的。据了解,目前对真性近视的矫正,以戴眼镜及手术两种方式为主。肖医生就提醒广大近视学生,一般18岁以下的学生可以选择常规框架眼镜,也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OK镜)或多焦点软性接触镜进行矫正。18岁以上的学生还可以使用近视眼激光手术进行矫正。但是必须考虑两者之间的区别和使用后果。比如佩戴OK镜,虽然是非介入式矫正,但是对眼睛卫生状况要求严格,要保障视力稳定就必须每天早晚耗时佩戴。而激光近视手术属于介入性手术,有一定几率造成干眼症或夜间视力下降等问题。因此需要做视力矫正的学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及矫正方式的优缺点,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