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广州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介绍,本轮疫情的疫情传播指数(Rt值)已经从开始时的5.7降至1.7,疫情防控起到明显效果。
疫情传播指数是什么意思?为何这一指标下降,意味着疫情防控起到了效果?
R0值是衡量传染病传播能力的指标
在弄懂Rt值这一指标的含义之前,首先需介绍一个重要的、在疫情防控中常被提及的指数——R0值。
R0值被称为基本再生数,指的是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如没有戴口罩也没有打疫苗,在一个全人群易感的环境中,平均一个患者可以传染的人数。
“R0值是指在自由传播的情况下,一个病人平均能感染多少人。能流行的疾病数据都会大于1,如果不大于1,这个疾病就传不开。”广州公共卫生专家王鸣说。
R0值越大,就意味着传染病的传播能力就越强,感染者数量增长越快。举个例子,当R0=2,表示每个人将感染2人,这2人继续感染2人,以此类推,随时间新病例数不断增加,经过4个循环,病例数就增加到64人。若R0=3,4个循环后的病例数将达到81。
研究表明,2020年初,新冠原始毒株的R0值约在2.5至3之间,但随着病毒不断变异,它变得越来越容易传播。德尔塔变异毒株的R0值约为5,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R0值大于7。
3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这次流行的奥密克戎BA.2变异毒株,R0值是9.5,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传接近10个人,传播能力是早期新冠毒株的3至5倍。
从这一数值,可以看出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有多强。
R0与Rt的差值能直观显示疫情防控成效
明白了R0值的意思,那Rt值是什么?
王鸣解释,Rt值的官方名字是有效再生数,其中t代表着对疫情进行干预的时间段,一般以天为单位。
当传染病发生后,政府会采取隔离收治、封控管控、接种疫苗等干预措施,及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Rt值代表在采取了一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干预措施后,在某一时间节点计算的每个感染者平均可传播的人数。
在有效的干预措施下,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每个感染者传播的人数的平均值就会下降。而R0就可以理解为t=0时的Rt值,也就是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时病毒的平均可传播人数。
王鸣表示,Rt从5.7降至1.7,简单理解就是通过采取封控管控等措施,原本病毒可以一个人传播5.7个人,但现在只能传染给1.7个人。当Rt≤1时,病毒就不会在人群中发生传播,此时疫情就得到较好的控制。
R0与Rt之间的差值,能较为直观地表现出疫情发生地的防控措施力度和成效。目前广州采取的封控管控、全员核酸检测等手段,就是在努力降低Rt值。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表示,一方面,Rt从5.7降到1.7,显示出在本次疫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防疫措施对遏制疫情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Rt要降到1以下才能认为疫情已经走向结束,广大市民应该更耐心地配合各项防疫措施,让疫情进一步受控。
Rt值和R0值有什么关联?王鸣表示,一般在评估需要多少疫苗接种率才能阻断疫情流行时,会使用一个公式——Rt=R0×(1-疫苗有效率×疫苗接种率)。
当R0持续升高时,仅仅通过接种疫苗是无法彻底阻断传染病的传播的。此时就要采取一些非药物的公共卫生策略。王鸣提醒,疫情没有结束时,大家务必不能放松警惕,还是要坚持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减少前往人流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