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仅7.06小时?专家提醒:别因焦虑睡眠而失眠

2022-03-21 08:26 来源:南方+

  今天是第22个世界睡眠日,主题为“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下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我国民众睡眠时长不足,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相比十年前时间缩短近1.5小时,引发广泛讨论。专家提醒,科学睡眠的关键不仅在于时长,还包括睡眠质量和睡眠节律,公众不必因为睡眠时长不足八小时而过分焦虑。  

  居民睡眠时长缩短趋势明显  

  “大众普遍关注的是睡眠时长,而我们所讲科学的、好的睡眠,一般是指时间充足、质量高、有规律的睡眠。”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博士冯媛认为,报告针对我国居民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睡眠指数,主要从睡眠质量、睡眠环境以及睡眠信念和行为三个维度测量,而非仅关注睡眠时长本身。  

  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睡眠指数为64.78分(满分为100分),略高于及格水平,可见我国居民的总体睡眠状况一般。多数居民在22~24点上床睡觉,能在半小时左右入睡,然后在6~8点起床,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相比十年前时间缩短近1.5小时。  

  冯媛认为,睡眠时长缩短的趋势非常明显。“回想我们小时候,每晚很早就上床睡觉了,而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因为课业还是因为玩乐,睡眠时间都大大推迟了,但起床上学的时间又不能推后。”  

  报告中有一个有趣的对比:64.75%的居民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而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不到8个小时的居民比例仅为27.87%;反过来看,睡眠时长超过8个小时的居民仅占7.97%,但有42.35%的居民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超过8个小时,其中3.54%的居民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在12个小时以上。  

  一方面,随着“加班文化”的盛行,“朝九晚五”成为过去式,人们的工作时长与睡眠时长“倒挂”愈发常见;另一方面,随着电商、直播等新兴行业的出现,一部分职场人士日夜颠倒的作息成为常态,智能手机等也让年轻人的夜生活选择更丰富,睡觉时间延后。  

  2021年波士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人类在进入睡眠状态后,大脑中的大量神经元得以一同“休息”,血液会周期性地流出大脑,而脑脊液则趁机大量流入并“清洗”脑部的有害物质,比如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这种清洗带来了一觉醒来后神清气爽的感觉,而如果缺少睡眠,脑脊液就没有机会充分发挥作用,清洗大脑。  

  “睡眠对人体的作用,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生理上的,可以缓解白天工作的疲劳、促进躯体修复,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提供舒适、愉快的感觉。如果睡眠不足,首先会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生活,长此以往还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孙锦华介绍,睡眠对婴幼儿和青少年尤为关键,“在睡眠中,一些生长激素会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双减”对改善中小学生睡眠有积极作用  

  报告不仅调查了全民睡眠状况,还分别聚焦了职场人士、新手妈妈、中小学生等不同人群的睡眠状况,展现了不同人群中睡眠问题的多因性和后果的多元性。  

  工作和工作压力导致的失眠、入睡时长较长、无法正常入睡等问题,导致职场人士被动推迟入睡时间,出现睡眠不足。根据报告,认为自己没有睡眠不足情况的职场人士仅占19.21%,近八成职场人士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为此,有超过六成的职场人士有饮茶或咖啡来提神的习惯。  

  对新手妈妈群体的研究则显示,新手妈妈人群平均睡眠时间为7.26小时,但有50.30%的新手妈妈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长“不太够”,有7.78%新手妈妈认为“完全不够”;58.38%的新手妈妈表示自己一个月内有1~7天在凌晨2点后才睡觉。  

  冯媛分析认为,新手妈妈通常跟着婴儿的作息一起补觉,睡眠时间不能正常地维持在晚上,存在睡眠整体不足、睡眠节律有波动、片段化等问题,容易引起内分泌问题,具体表现就是情绪波动较大,有些妈妈会出现育儿期抑郁的情况。她建议,新手妈妈要保持健康的睡眠习惯,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选用舒适、温馨的寝具,还可根据实际身体情况采取泡脚、按摩等助眠措施;家庭内部应构建融洽的家庭关系,给予新手妈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报告中也显示出一些向好的倾向。“双减”政策实施后,61.53%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了,69.98%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其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提高的比例为71.18%,初中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65.58%。孙锦华认为,这显示出“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打鼾、睡眠拖延都是病  

  “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很多人认为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现。但实际上,“鼾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睡眠疾病。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欧阳绍基介绍,打鼾易发生于快速眼动期,打鼾时上气道塌陷、堵塞导致呼吸受阻、缺氧,大脑出现微觉醒,夺走了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影响大脑休息。  

  轻度打鼾,可能只出现脑部微觉醒,悄悄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随着打鼾加重,夜间睡眠时可醒来多次;长此以往不但影响睡眠,还可能因缺氧导致心脏、大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儿童睡眠打鼾、张口呼吸还容易导致上牙列突出、上唇变厚、缺乏面部表情,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睡眠疾病有接近100种,但为大众所熟知的主要是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其他睡眠疾病的知晓率较低。冯媛介绍,普遍的睡眠疾病还包括常见于青少年的异态睡眠,如磨牙、梦游等;常见于青年的睡眠时相延迟,一种表现就是长期熬夜或刷手机导致入睡时间越来越晚,难以自我调节。  

  报告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存在“睡眠拖延”问题,有61.53%的大学生每天睡觉前都会看手机,对智能手机使用率过高,成为拖延大学生睡眠时间、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常被认为“不是病、不用治”以外,睡眠疾病的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很难发现自己患病。像打鼾、磨牙一类,通常要靠家人发现,这也影响了主动求医的比例。  

  “经过不断科普,大家逐渐认识到了这些睡眠疾病的危害,前来就医的人也渐渐变多。”冯媛介绍,以在中老年人中出现的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为例,其表现为入睡后有咒骂、踢打等与梦境同步的行为,常是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前兆,需要及早就医干预。  

  不必强求睡足八小时  

  前段时间,北京冬奥会冠军谷爱凌的“十小时睡眠”登上热搜,尤其受到家长的热议。多位专家都表示,睡眠有个性化的特点,不是每个人都要遵守“八小时睡眠”的定律,更不必强行安排孩子睡够十小时。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一两天没睡好就特别紧张,紧张得自己都失眠了,担心影响孩子的记忆力,要求孩子必须睡满八九个小时。”孙锦华表示,睡眠不足最直接的影响是情绪、注意力、判断力等,可能会影响孩子白天的表现,但对记忆力的影响还不确切。“睡眠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不必过分强调失眠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不要因为焦虑睡眠时间不足而导致失眠。”  

  孩子睡不好,家长该怎么办?孙锦华认为,家长首先要保持平稳的心态,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比如把房间的灯光调暗,让环境更安静等。“精力旺盛的孩子可以在白天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但睡前就不要剧烈运动了,可以喝一点牛奶、听点音乐,给一些轻松的心理暗示,让孩子觉得躺到床上是舒服的。千万不能让孩子觉得躺到床上睡觉是一种任务,这样容易适得其反。”  

  医生,我失眠了,怎么办?这是很多人到睡眠医学中心求诊时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偶尔发生的失眠?  

  “如果只是偶尔失眠,并不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生活,大可不必在意。”冯媛认为,公众应该了解正确的睡眠知识,对偶尔发生一次的急性失眠不必过分看重,不要对自己造成压力。她提醒,如果抱着“赶紧补一觉”的心态去更改作息,反而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影响下一次睡眠。“正确的观念是,昨晚失眠这件事已经过去了,白天应该维持正常的生活,晚上可以稍微早一点上床睡觉,保持良好的睡眠节律。”  

  但是,如果一个人存在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或是早上醒来得特别早,已经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且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他可能患上了慢性失眠,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治疗。孙锦华说:“特别严重的失眠患者,应该到对应的专科进行治疗,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实际上,治疗失眠的药物并不可怕,在医生的正确指引下短期使用,也不会造成依赖。”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编辑:黄绮铌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