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该如何抚平心理创伤?

2022-03-24 09:21 来源:南方网

  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MU5735)在执行昆明至广州航班任务时坠毁。救援情况和事故调查进展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除了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对事件的震惊、恐惧、悲伤等情绪反应。也有的人表示,不断跟进最新信息后,自己出现了失眠、焦虑等症状,情绪无法从中抽离。  

  如果遭遇航空应急事件,乘客应该如何自救?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大众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航空应急医学救援专家、心理科专家。  

  空难救援:心理援助预防“次生伤害”  

  广东省航空航天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负责人邓坤龙介绍,空难大部分发生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常见的空难损伤原因有直接撞击、快速坠落、飞机爆炸、飞机起火等。  

  在直接撞击、飞机爆炸损伤中,常见损伤为头部损伤、四肢损伤、脊柱损伤和胸腹部损伤等,大的爆炸将会致人员直接死亡或心跳呼吸停止;快速减压主要导致气胸和减压病等异常疾病;飞机起火将引起烧伤、吸入过量浓烟导致呼吸道损伤等。  

  邓坤龙介绍,如果在海上迫降,乘客要听指挥提前穿好救生衣;如果飞机快速下降,氧气面罩掉下来时,乘客要马上戴好氧气面罩,在个人戴好氧气面罩的前提下帮助附近的人戴好氧气面罩;在飞机快速下降时绑好安全带,双手抱头弯在胸前;飞机停稳后立即松开安全带,从最近安全出口撤离。  

  空难事件中的遇难者家属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惊恐、心悸、无助,会长时间哭泣等。应急救援现场会安排医护人员对家属进行安抚,必要时安排心理医生跟进帮助。  

  大众应对:接纳低落情绪,避免过度关注  

  东航坠机事件发生后,这些留言在社交平台上被不少人转发:  

  “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就好像击穿情绪的闪电,带来的是瞬间难以言喻的心痛。”  

  “哪怕我们是萍水之交,哪怕我们总在意见相左,哪怕我们未曾谋面,陌生人,我也祝你平安,祝你健康。”  

  “除了怕,别忘了爱。”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范长河认为,对于突发事件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大众普遍会出现低落情绪,但不同心理素质特点的人,情绪反应的程度不同。比如平时在认知上就比较负面和悲观的人,可能会设想这类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担心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对生命观造成影响。  

  对于性格比较焦虑的人,可能会出现过度防御的情况,比如放大身边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处事更加小心翼翼,哪怕是风险微乎其微的事情可能也不敢去做了。对于较为经常乘坐飞机的人,短期内可能也会存在一些恐惧心理,或者后怕的情绪。  

  对于以上这些人群,范长河建议大家接纳低落情绪的同时,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不要过度关注这类事件,少刷新相关新闻,把注意力放回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一些喜欢的体育运动和放松训练,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而对于本身就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范长河建议尽可能少看或者不看这类新闻,以免诱发或者加重心理疾病。如果过度关注相关信息后出现了自身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  

  心理调节:重大突发事件后的大众“替代性创伤”  

  除了空难,在发生突发疫情、地震、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后,大众也有可能出现“替代性创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韦晔等人在“共情对重大事件中居民替代性创伤的影响”研究中表示,因为体验到他人所经历的灾难后,间接导致自己的身心出现困扰,乃至精神崩溃的现象被称为“替代性创伤”。有证据表明,共情(理解或与他人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的能力)是影响“替代性创伤”的关键因素之一。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王婧一等人通过线上问卷等方式调查了201位受访者后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有7%的受访者发生了“替代性创伤”。其中,接触疫情信息时间较长者,遭受的替代性创伤及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生活信念改变显著大于时长较短者。  

  研究人员建议,大众在关注疫情时不仅应注重自身健康防范,应小心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负面信息中,导致产生消极情绪以及不良生理反应,做到关心他人的同时关心自己,合理分配时间,多接触家人朋友,改善社会关系。  

  “面对负面的重大突发事件,大众要做好心理调节,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范长河说,对于突发疫情等传染性疾病事件,首先要避免恐慌,科学看待,不道听途说。要听从权威的传染病学、临床医学专家的科学判断,配合防疫政策和防疫要求,做好疾病防控。  

  对于天灾人祸这类突发事件,范长河建议大众在信息的获取上要适度,建议不要时刻关注刷新信息,特别是防止个人情感在事件中的过度投射,沉浸在悲伤情绪中无法自拔。如果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响应号召献血、转发求助信息、参与志愿活动等,做一些对受灾者有帮助的事情,也可以缓解自身悲伤和焦虑的情绪。  

  重大突发事件后,如果感到情绪特别异常,反应过度,明显影响工作、社交及生活时,建议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帮助。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通讯员 朱健

编辑:黄绮铌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