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2021年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入选讲解员”名单,共100人,其中广东有三人入选,分别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黄夏冰、韶关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谭慧娴和鸦片战争博物馆的王亚楠。
培养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
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该活动为发挥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对行业、对社会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知》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支持培养“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的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讲解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传承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
推动红色教育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要求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结合青少年特点,遴选适合进入校园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动红色教育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组织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红色旅游金牌讲解员进校园开展党史故事宣讲,继续举办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特色品牌活动,创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载体。组织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展演展播,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跟着书本去旅行》红色旅游短片。大力培育广大青少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黄夏冰讲解员告诉记者,“2022年3月,纪念馆与培正学校举办了研学活动”;之前,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等线下活动。据悉,鸦片战争博物馆也于当地各中小学开设第二课堂,让孩子们从小了解鸦片战争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让学生从小远离毒品、铭记先烈、传承销烟精神。
【面孔】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讲解员黄夏冰:
红色旅游讲解的基本功,除了平时积累
还要“沉浸”展厅,与展板、展品多交流
黄夏冰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一再表示,“是集体的荣誉”。2015年参与工作的黄夏冰一直从事纪念馆宣传教育工作,刚参加工作是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2021年4月正式调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也是党史教育第一年;纪念馆每天的讲解任务重,疫情防控期间采用了预约制,每天讲解团队有20多个讲解的任务。
最喜欢观众的提问
有互动有思想的碰撞
黄夏冰告诉南都记者,每次讲解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喜欢观众的现场提问,因为这种互动非常带劲,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还有思想的碰撞。在她的观察中,每个年龄层的观众关心的细节和内容都非常不同,比如学生和长者的关注点完全不同,因此提出疑问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对陈独秀,学生多发问他的日常工作,长者则多关注陈独秀在广州在新河浦一带的活动。
对于每场讲解的观众提问,黄夏冰都会收集起来,将问题汇总,通过各种方式寻求专业的答案,包括也会交给纪念馆的研究陈列部同事进行梳理,给到团队一个统一的解答。她认为,互动是讲解员很好的学习、精进业务的过程。
工作之余
习惯在生活中寻找“红色印迹”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纪念馆附近有逵园、春园,均与“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段历史密切相关,黄夏冰透露,“经常会到有历史故事的地方‘沉浸’式地学习”。
“纪念馆中有一幅东山一带(20世纪30年代)的航拍照片,工作之余,经常会找出旧貌新颜的地方做对比、寻找蕴含其中的历史故事”。
生活中,对于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尤为关注,比如去年热播的《觉醒年代》电视剧等;平时阅读的书籍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广州地方史》、《中共三大轶事》等。
对于红色历史了然于胸
然后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组织出来
在黄夏冰的经验中,红色旅游讲解的基本功除了平时积累,还要经常“沉浸”于展厅中。在常人的思维中,讲解员的基本功无非就是背词,将那段历史故事、时间节点背诵下来就行,但实践中并非如此简单,“当然,背诵是基本功之根本,我们的基本功中还包括发音的练习,比如绕口令、吐字、气息等练习”。
“沉浸”展厅,与展板、展品多交流,这是黄夏冰的“心得体会”,讲解员拿到展览的解说词是一样的,但讲解的内容要与现场的展板、展品相对应,这需要花功夫、下功夫。
在黄夏冰的记忆中,众多临展的讲解任务都是时间短、内容多,一般都是在开展前2-3天才可以进入布展现场,那时往往还是施工现场、装修味道浓烈,但那时就必须“沉浸”到展场之中,将讲解词、展览内容、站位做一一对应,那2-3天时间非常宝贵,几乎都做到废寝忘食,不仅要“念念有词”,更要“胸有成展”。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去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是6月20日,那阵日子,纪念馆的讲解团队都到“天台”上背词,当展馆内部装修竣工时,冒着极大的味道,黄夏冰和同事们抓紧时间到展馆里结合走位、参观路线等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实地讲解。
分析这些年的工作经验,黄夏冰表示,要懂得自己撰写讲解词。对于红色历史了然于胸,然后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组织出来,适合自己表达的,现场才有更好的互动效果。
讲解是“日积月累”过程
不停地学习也是基本功
黄夏冰原本是艺术生,美术专业的她“惧怕之一”是背诵历史内容。她坦言,“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头都大了”。“对于这个挑战,没有捷径,只能笨鸟先飞,只能与自己死磕”。
在“死磕”的过程中,黄夏冰也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门道”。她告诉记者,“在老师的讲解、教导之下,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还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综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黄夏冰分析了适合自己的“秘籍”就是:梳理资料,画出思维导图,将事件、时间的大框架搭建起来,再往其中添加细节;讲解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停地学习在她看来也是基本功,比如《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广州地方史》等都是她的必读书单。黄夏冰会随身带着小本本,将观众提问的疑问或日常遇到的疑惑都记录在册,并时刻做好汇总,整理出最佳答案。
韶关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讲解员谭慧娴: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做好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
谭慧娴,2021年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的入选者,韶关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的讲解员。作为一名90后,谭慧娴于2019年10月从珠三角回到家乡,投入到红色教育工作中。两年多的时间,她不断学习韶关红色历史文化,虚心向到馆参观的专家学者请教。
她曾接待过的游客不仅有幼儿园小朋友,有白发苍苍退役老兵,还有那些专程远道而来重走长征路的游客们。无论面对什么团队,她都认真细致做好接待讲解工作,让身在红色场馆的广大游客,犹如身临其境般重温红军过境粤北的那段红色历史。因为她的认真负责,这个始终脸带微笑的90后小女孩,被大家称为“最美讲解员”。
修炼内功
时刻做好充分准备
“得知入选后的第一心情是非常惊喜,同时也倍感压力。”谭慧娴表示,这是大家对她讲解工作高度认可,在认可下,也倍感新的压力,还需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五好”讲解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座以纪念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纪念馆,成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教学点。”谭慧娴表示,自己作为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红色文化宣传主阵地的作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于是,这位90后讲解员,不断沉淀自我,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服务每一位游客,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做到因需施讲、因人施讲。两年多期间内,她讲解场次近500场,专业性的讲解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游客们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位有上进心、责任感的90后,积极参加各类讲解比赛提升自我,在2021年韶关市举办的各类讲解员比赛中,两次荣获一等奖。也曾作为优秀讲解员参加广东省红色讲解员宣讲活动。并积极开展宣传推广,个人撰写新闻稿达65篇,超百次被媒体采用和转载。同时,主动肩负红色文化传承者的责任,用心策划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节日有主题”,不断创新策划开展活动超60场。谭慧娴所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活动效果好,影响力大,线上线下宣教人数超520万。除此以外,谭慧娴还代表展馆先后8次“走出去”开展推介活动,展现展馆风采和粤北红色文化。
在2021年12月,谭慧娴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认可,被推荐参选“五好”讲解员。她也表示,荣幸获得这份荣誉的同时,也看到了其他“五好”讲解员们的工作成果和获得的荣誉,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提升的地方。“这也让我更加从容地面对荣誉,激励自己要继续不断前进。”
将立足于自身的工作
继续做好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者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共同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要传承好长征精神。”谭慧娴表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她将立足于自身的工作,继续做好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红色故事的精彩讲述者、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者和红色文化的忠实传播者,发扬长征精神中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同时,她也倡导青少年们,可以通过参观纪念馆、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了解长征精神,共同做长征精神的弘扬者,开创美好未来。
鸦片战争博物馆讲解员王亚楠:
把讲解词变成
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
2007年,王亚楠从西北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原本想去媒体工作,但机缘巧合,她进入了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下简称“鸦博馆”)工作,一干就是15年。因为习惯了面对镜头说话,所以刚开始对观众讲解时,王亚楠总觉得自己在端着讲,“即使自己理解了内容,但总感觉那不是别人想听的,那种镜头感一直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王亚楠向南都记者表示,工作至今,她一共参加了三次全国讲解员大赛,而这三次的经历与感悟直接影响了她对讲解工作的认知。
曾改稿36遍
获得过全国“金牌讲解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9年,她以广东省第一名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讲解员大赛,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同样参加比赛的内蒙古博物馆讲解员以更加互动的形式把内容讲解出来,不再是“观众必须听讲解员说话”,而是“可以交流的”。这让王亚楠觉得,原来讲解并不是声音好听,把微笑带给观众就可以了,“讲解一定要用心去沟通和交流,走心是最重要的”。
2017年,她第二次参加全国大赛。这一次她非常注重内容的撰写,但比赛时增设了一个环节,主办方找了20位普通观众作为大众评审,“我发现我专业评审的分数打得很高,但是,普通观众听起来很吃力”。王亚楠说,她的稿件中会讲到“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这种专业词汇,但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并不是他们的语言,反而在比赛中,有讲解员会讲到民族服饰,或是有意思、感人的故事时,观众会有代入感,“当时最大的感触就是讲解词并不是需要高大上的内容,而是要符合百姓的语言。不光得有知识性,还要有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这时开始,每次她在展览讲解过程中,就会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游客问到了问题,“因为那些才是大众最想听到的内容”。
2019年,她再一次参加全国大赛。这一次比赛讲解的题材更宽泛了,不再要求讲解员只能围绕本单位的内容,而是可以在所在省份范围内寻找题材。她确定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为主题。确定题材后,她前往广州番禺等地搜集、走访,找到30多个与冼星海相关的视频,并把自己关在屋子内一遍遍看视频以确定素材,经常被感动得流下眼泪。王亚楠说,这篇稿子她改了36遍,每一遍都是从头彻尾大幅度地修改,甚至在半夜突然醒来,她想到了如何修改,就会马上把这句话写下来,然后第二天把讲解词给专家看。最终,她圆了自己的梦想,拿到了当年全国“金牌讲解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也是广东省历年来在全国讲解员大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因人施讲
让每一位观众都受到尊重
王亚楠说,自她进馆工作前,鸦博馆就开始致力转型为学习型的博物馆,讲解员不仅需要研究和撰写讲解教材,馆长还要求员工都必须先在宣教部实习,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馆长曾跟她说,讲解内容需要常变常新,“他说如果工作开始到结束都是同一篇讲解词,这份工作就白干了……所以基本上,我每一次的讲解都不相同”。
此外,讲解还须“因人施讲”,这也是王亚楠觉得最难的部分,“对着小孩子要说什么内容?对着老人要说什么?对着专家说什么?所以我们每人基本上都有6套讲解词,都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版本”。
2017年,鸦博馆重修,在馆内文物旁增设了盲文牌。为了让视障群体享受到这样的便利服务,开馆当天,馆方组织了30位视障观众参观。当时王亚楠安排了另一位讲解员接待他们,当他们参观前厅时,她突然听到那位讲解员说“这里我们看到的就是……”即使观众并没有什么特殊反应,但王亚楠觉得语言欠妥,她心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常人这样无意的表达。于是她接过了讲解,却没有着急介绍博物馆的内容,而是对观众说,“各位朋友,我们先认真听一下。能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鸦博馆大门与香港的码头隔着一片海,轮船经常在海面上行驶。当她刚说完这句话时,恰好有轮船发出很强烈的汽笛声。观众不再是面无表情,而是说“我听到了汽笛的声音”“我好像听到了波浪的声音”。
接着,王亚楠对他们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鸦片战争的第二道防线。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鸦片战争爆发时,当时的英国侵略者就是通过这里进入虎门,打到省城广州,推开中国的南大门”。她还让他们去触摸裸露的火炮和炮弹,去切身感受文物的触感。
原本预计40分钟的参观,用了将近3个小时,这也是王亚楠以前从没经历过的讲解。后来,观众跟她说觉得太幸福了,“他们本来很不情愿出来,觉得是任务,但是万万没想到在博物馆里还能看懂展览,他们特地说他们能看懂展览,也没有想到能受到尊重”。
这让王亚楠倍感温暖,也让她坚定了讲解员的意义,“就像这种事情,工作中的每一个点滴,在你的生命里都会鼓励你很长一段时间,当你觉得很难的时候,当别人都认为讲解员不都是不停在讲同样内容的时候,你再想想这些事,就会觉得讲解员的工作真的很有意义”。
创新科教
把历史故事带到线上
鸦博馆积极创新策划反映历史题材、禁毒题材的流动展览和近30多个创新文艺节目,通过流动博物馆的形式,走进镇街、企业、社区、军营及偏远的学校,还将禁毒报告送入戒毒所、监狱,为服刑人员做专题讲座,听众累计超过60余万人。此外,其团队还在当地各中小学开设第二课堂,让孩子们从小了解鸦片战争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让孩子们从小远离毒品、铭记先烈、传承销烟精神。
疫情时期,王亚楠还在线上做了一个面向青少年的14集广播剧去介绍鸦片战争,每一集5分钟,据介绍,广播剧上线后,一个月内单位的点击率达到35万人次。这让王亚楠觉得思路被开拓了,“巡讲一场,观众不过200人,但是以线上的形式来传播历史故事,会服务更多的人”。目前,她正在策划再做专门面向儿童的历史广播剧,“我们不是只讲历史,而是想告诉大家,正因为有这段历史,才更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从中可以有哪些借鉴”。
讲解员需要
成长为一名“杂家”
王亚楠介绍,鸦博馆全馆共有讲解员26位,分布在馆内4个不同的点,“疫情前,特别是节假日,讲解员每天都会讲解五六场”。根据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的数据,2019年,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人数在全国备案的5535家博物馆中排名第七,年参观人数584.5万人次,平均每天参观人数达1.6万人次。王亚楠说,这样的接待量对讲解员的压力是很大的。
许多她的报道中,“脚被磨破”“嗓子发炎”等都被形容是她的常态。但让她觉得更累的是社会并不理解“讲解员”的工作。
许多人问她,讲解员是不是花瓶,是不是复读机。她认为,讲解员这份工作,需要社会大众更加多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她更希望刚踏入这个行业或者是正在迷茫的讲解员也能够想清楚,“如果讲解员把自己定位为只是漂亮或只是声音好听,那工作的生命期是非常短暂的”。
她表示,讲解员需要成长为一名“杂家”,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扎实的专业素养,而这个过程较为漫长,只有平时的工作中,对讲解接待、业务学习、展览研究、教育活动、知识储备、文案撰写等不断地进行量的积累,才能在一定阶段达到质的突破。虽然这个过程伴随着不断的否定,但她认为自己是“痛并快乐着的”。
南都记者 肖阳 肖韵蕙 冯家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