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地图舌”是怎么回事?

2020-07-12 09: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医看病有四诊:望、闻、问、切。望为首位。望诊中看舌苔、舌质、舌色又是重中之重。舌头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六腑相连。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经的经筋和别络,均上系于舌,察舌可以测知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舌中对应脾胃,都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根部对应肾,反映下焦的病变。舌的两边对应肝胆,反应肝胆的病变。由上述可见,五脏皆系根于心,通过经络,手足阴阳脉气亦通于舌,正如清代傅耐寒在《舌胎统志》序中论述:“盖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如心之开窍为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脉挟舌本,心脉系于舌根,脾络系于舌旁,肾肝之络脉,亦上系于舌本。夫心为神明之府,五脏之主;胃为水谷之海,六府之源;脾主中州,四脏赖心灌溉。是以脏府有病,必变见于舌上也,故舌辨脏腑之虚实寒热,犹气口之辨表里阴阳。”

  舌象中的所谓“地图舌”,中医称为“花剥苔”。“地图舌”顾名思义,就是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舌为脾之外候,苔为胃气所上,故“地图舌”多与机体的脾胃功能关系密切,又因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地图舌”多见于小儿。此种情况有生下来就出现的,也有后期形成的。当孩子家长看到小孩舌头上有几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区,周围还有一圈白色的隆起边缘,曲折蜿蜒、形状相当不规则时,心里会有特别大的问号,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对小孩子有没有危害?现代医学把这种问题归属于口腔疾病,称为良性游走性舌炎,认为与儿童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很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感冒、消化不良的时候容易出现“地图舌”。而胃肠功能恢复后“地图舌”又神奇地消失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地图舌”主要说明脾胃功能失调。这种情况主要是后天失养,常常是家长给孩子吃了生冷、油炸、甜腻的食物或者饥饱失衡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反映邪气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而舌苔的有无则反映胃气的盛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舌苔的有无也就反映了人体正气的情况。小儿舌苔上出现剥脱,说明小儿的脾胃之气衰弱,正气不足。“地图舌”出现,一般无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易感冒等症状。

  那么,小孩出现“地图舌”后中医辨症分型有哪些?又如何治疗呢?中医一般将其分为脾胃气虚型和气阴两亏型。脾胃气虚主要症状可见:脾气虚弱,胃气不足,无以上熏生苔,故舌苔花剥,脾胃之气稍充则剥苔消失,脾胃之气一虚则剥苔又现。脾虚运化失职、神疲纳呆,大便时稀。气虚卫外不固,动则自汗。腠理稀疏,外邪乘虚袭表,故易伤风感冒。舌质淡,脉细软,均为脾胃气虚的表现。治疗选择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为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的要方。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陈皮行气醒脾,当归养血调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甘草调和诸药。气阴两亏型主要症状可见:气虚则神疲乏力,脉细。治疗选择生脉散加减。本方为益气补脾、敛阴生津的要方。方中仅三味药,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清热除烦,五味子固涩止汗、宁心安神。

  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应该注意饮食起居。每天都要有足够的水分和蔬菜水果摄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如鱼肉、鸡蛋、牛奶等。锌含量高的食物对于“地图舌”的好转亦有很好的帮助。

  (作者系北京朝阳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编辑:陈伟峰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